
時間:2025-10-13來源:點擊量:
秋分已過,全國秋糧收獲正由南向北全面展開。然而,在河南等部分糧食主產區,持續的陰雨天氣給秋收工作帶來了嚴峻挑戰。收獲進度推遲、糧食含水量高、霉變風險加劇,如何確保顆粒歸倉、品質達標,成為擺在眼前的現實考題。
原視頻可參考:https://mbd.baidu.com/newspage/data/videolanding?nid=sv_5470038579170781291&sourceFrom=qmj
面對天時不利,人更需努力。今年的秋收一線,科技成為了穩產量、保品質的關鍵力量。在當地的糧食收購點,央視記者看到了一個改變傳統收糧流程的“新工具”——上海飛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黃曲霉毒素快速檢測卡。
視頻中提到:“霉變的情況,我們到底該怎么去解決呢?”“要再經過光選機,智能地把那些霉素超標的玉米籽粒給篩選出去,再之后還要經過黃曲霉毒素檢測的設備,然后才能被飼料廠收購。”“就這個黃曲霉毒素檢測卡”烘干廠負責人手拿的檢測卡,就是飛測的“小卡片”:在現場取一些玉米,幾分鐘就能出結果,速度快、結果準,讓收糧的敢收,也讓農民放心賣。
(新老包裝產品隨機發貨)
這款快速檢測卡,如同為糧食安全加上了一道“移動安檢門”。它將復雜的實驗室檢測流程簡化到田間地頭,實現了對黃曲霉毒素的快速初篩,有效防止了不達標糧食流入倉儲環節,從源頭守護了“舌尖上的安全”。
河南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表示,針對今年特殊的天氣形勢,全省正多措并舉攻堅秋收。“我們一方面加強農機調度,搶抓農時;另一方面,大力推廣如快速檢測等農業新技術、新設備的應用,指導農戶和收儲企業做好糧食烘干、分類儲存和質量安全監測,最大限度減少災害損失,確保秋糧收購工作有序進行,守住農民‘種糧賣得出’的底線,堅決扛穩糧食安全重任。”
專家指出,在全球氣候變化導致極端天氣多發的背景下,將“藏糧于地、藏糧于技”戰略落實到了從生產到收儲的每一個環節,通過科技賦能提升全產業鏈的抗風險能力,是端牢“中國飯碗”的堅實保障。
上一篇:東北大豆收儲季,轉基因檢測快準省,飛測定性定量雙卡方案筑牢糧安防線
下一篇:暫無下一篇